净化工程设计规范"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一、净化工程的设计要求
一、净化工程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方针进行,以满足科学设计、质量保证、安全应用、节能环保的要求。
二、利用原建筑进行清洁技术改造时,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
3.净化工程的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修管理、试验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条件。
4.净化工程的设计不仅应按照本规范进行,而且应符合现行国际标准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二.净化工程等级
1.空气清洁应按规定分为五个等级。
第10级
100级
10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注:在空气洁净度为100的净化工程中,应对大于或等于5微米的粉尘颗粒进行多次采样。当多次出现时,只能认为试验值是可靠的。
2.净化工程中空气清洁度等级的检验应根据在动态条件下测试的粉尘颗粒的数量进行。净化工程中的空气清洁度测试应符合附录2的规定。
三.净化项目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净化工程位置和总布置净化项目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下列要求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1.应在大气中粉尘浓度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
二、铁路、码头、机场、主要交通道路、工厂、仓库、庭院等排放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地区,应当远离严重的空气污染、振动和噪声干扰。如果不能远离严重的空气污染源,则应在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一侧,或在一年中最低频率风向的顺风一侧。
(三)应当在厂区环境清洁、人员、货物不通过或者不通过的地区设置。
4.在选择符合微振动控制要求的净化工程位置时,应在实践中测量现有振动源对周围振动的影响,并将环境振动值与精密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分析比较。
5.当净化工程的最大频率风向的迎风侧有烟囱时,净化工程与烟囱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烟囱高度的12倍。
6.净化工程与交通干道的距离不得少于50米。
7.在净化工程(可使用交通道路)周围设置环形防火通道。如有困难,可沿厂房两侧设置消防通道。
8.在净化工程周围的路面层,应选用完整性好、粉尘少的材料。
9.绿化工程应围绕净化工程进行,可种植草坪,种植对大气中粉尘污染程度无不利影响的树木,形成绿色社区,但不得妨碍消防工作的进行。
第二节净化工程的工艺布置和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安排合理而紧凑,只会在洁净室或洁净地方设置所需的工序设备及工序,以及符合空气洁净等级要求的工场。
2.在满足生产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洁净室或空气清洁度高的洁净区应靠近空调室,集中布置空气洁净度相同的工序和车间,并在洁净区人口附近布置空气清洁度较低的车间。
3.净化工程中要求高空气清洁度的工艺应布置在上风侧,易污染的工艺设备应布置在回流风口附近。
4.净化工程应考虑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运输路线,并应保留设备的安装港和修理港。
第三节净化工程噪声控制
净化工程的噪声等级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在动态测试中,净化工程的噪声水平不应超过70 dB A。
2.在空态试验期间,湍流净化工程的噪音水平不应超过60分贝A,层流净化工程的噪音水平不应大于65分贝A。
主要结果如下:(1)在技术经济条件有限或噪声大于70 dB A对生产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噪声水平,但不应大于75 dB A。
(2)上述噪音水平是指在房间内每个工作点的耳朵位置(人的离开)的测量值。对于可变噪音,则在正常工作日内取同一位置的等效连续声压水平。
净化工程中的噪声频谱限值应采用倍频方程,声级过高,每个频带的声压电平值不应大于1。
在净化工程的平面和断面布置时,应考虑到噪声控制的要求。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并宜使隔音量的各部分接近对方。
净化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应选用低噪声产品。对于辐射噪声超过洁净室允许值的设备,应提供特殊的隔声设施(如隔音室、隔声罩等)。
净化工程中净化空调系统的噪声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隔音、振动等控制措施。除事故排气外,还应对洁净室排气系统进行降噪设计。
E,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噪声水平的要求,应根据以下规定选择风管内的风速:(1)总风管为6×10m/s。(2)无送风和回风的分支风管为6m/s。(3)带送风和回风出口的大风管为3m/s。
净化工程中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考虑到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要求,洁净室的净化条件不受噪声控制的影响。
净化工程第四部分振动控制
1.对周围辅助站室及其通往洁净室的管道的净化工程和设备(包括泵等)应采取积极的隔振措施。
2.对于净化工程装置内外的各种振动源,应测量综合振动对净化工程厂房的影响,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还可根据经验对综合振动的影响进行评估,对精密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必要的隔振措施。
3.精密设备和精密仪器的隔振措施应考虑净化工程中减少发生数量和保持合理气流分布的要求,在使用空气弹簧隔振基座时,应对地面气源进行处理,使其在净化工程中达到空气清洁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