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规手术室
1手术区1小间
每1个小间设置1个手 术区域
> 用气密性围护结构来有效维持无菌环境控制
通仓手术室
≥2手术区1大间
1个大空间设置两个及以上手术区域
> 结构上开放的大空间,每个手术区域采用能有效分隔交叉污染的超净送风装置;
> 要求同时实施交汇融合医疗功能的同类手术
通仓手术室的发展历程
> 利物浦的布罗德格林医院骨外科通仓手术室。
> 开放式的4个手术区域,每个手术台上方设置超净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四周用玻璃围挡,并首次采用桥架。
可滑动的透明屏障(防碎骨飞溅与血流喷射)
> 英国莱廷顿医院通仓手术室。
> 4台手术区之间设置固定的无框玻璃隔板;四周玻璃围挡无桥架,但围挡高度没变。
> 医气与电源接口布置在控制隔墙上;控制隔墙背后形成了一条洁净通道。
莱廷顿医院通仓手术室控制墙
运动医院的双手术区手术室
> 德国普福尔茨海姆的运动医院的手术部有2间双手术区的通仓手术室--现代化创伤手术室。
> 该手术室设超净送风装置,四周是透明的低围挡,无桥架。
> 前面设置麻醉诱导间、刷手间和污物间,后面是洁净走廊,供给无菌物品。
手术室前麻醉诱导
运动医院的双手术区手术室
> 德国汉堡海洛斯医院是欧洲最著名的关节置换、体育骨科和脊柱外科专家诊所之一,德国的最大手术室。
> 手术部中有一间 16㎡大手术室,内设4个手术。
> 送风装置配有高围挡的桥架,有利于维持低湍流度的送风气流,及保证手术区域内的高度洁净。
> 各种医用气体、电源等接口布置在桥架四周,医用吊架可沿桥架四周移动,为麻醉、外科提供一个平台。
海洛斯医院通仓手术室手术中
在器械桌侧设置透明塑料挡板
> 手术部布局思路是沿用德国传统 “自带辅房手术室”模式。手术室前面带三个前室,分别为病患出入间、医护人员出入间与污物间,后面是无菌物品供给走廊,强调无菌物品与其他人流与物流的分流。
> 采用厢式密闭车,洁净物品和污染物品均在密闭车内输送,使得整个物流控制更加简便有效。
海洛斯医院手术部布局
洁净手术区平面图
> 我国设计的平战两用船舶,因船舱室的低层高、面积小、人流和物流密度大,满足洁净手术室多功能、高利用率要求。
> 手术部中有一间 33.5 ㎡( 5.77 m * 5.86 m * 2.6 m )的II级大手术室,内设2个手术区,可同时安排2台手术。
洁净手术区净化空调系统
通仓手术室的性能研究
> 两个送风口分别布置在对半分以后的房间天花板正中心。
> 排风口布置在病人头侧的顶部。
> 回风口设置在手术台长边双侧墙的下部,即在两面相对的墙上分别设置一个回风口,回风口下边距地0.15m,回风口与两扇手术室门同侧。
通仓手术室平面图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4
> 第4.0.1条要求:Ⅱ级洁净手术室最小换气次数为24次/h,最小新风量为15~20 m³/h·m²,且不小于800 m³/h;
> 第4.0.2条要求:相互连通的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用房之间,洁净度高的用房应对洁净度低的用房保持相对正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或等于5Pa,最大静压差应小于20Pa,不应因压差而产生哨音或影响开门;
> 第8.1.13条要求:每间正压手术室的排风量不宜低于250 m³/h;
考虑大手术室第1种方案(B-1),送风取2500 m³/h,新风1600 m³/h,回风900 m³/h,排风1300 m³/h,正压 渗透风量计300 m³/h。
> 规范第4.0.2条条文说明要求:Ⅱ级手术室还要考虑送风面风速不宜小于0.13m/s。
> 考虑大手术室第2种方案(B-2),送风量取3400 m³/h,新风1600 m³/h,回风1800 m³/h,排风1300 m³/h,正压渗透风量计300 m³/h。
方案B-5 将手术室门位移400mm,该侧回风口也同方向位移400mm
0.8m标高处的温度在24℃到26℃之间,手术区域与周边区的平均温度为24.4℃
0.8m标高上的风速全部小于0.2m/s,平均为0.0528m/s,风速分布比较均匀
整个手术室的细菌浓度在10CFU/m³以下
研究结论
回风口的越靠近手术室中间位置,气流组织越合理。考虑本项目的建筑平面布局,门的可移动范围比较小,方案B-5的手术室门和回风口相对方案B-4只移动了400mm。
> 送风量3400 m³/h比2500 m³/h的室内气流组织更有序,所有方案均满足《规范》对Ⅱ级洁净手术室的细菌浓度要求:手术区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为25CFU/m³(浮游法),周边区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为50CFU/m³(浮游法)。
> 由于送风速度小(0.13m/s),手术室人员使用区域的风速基本都小于0.2m/s,满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要求:民用建筑长期逗留区域是室内风速冬季不应大于0.2m/s,夏季不能大于0.25m/s。
> 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回风口和排风口的尺寸直接影响到手术室室内气流组织。风速过大将过早牵引送风回流(排出),最终确定回风口风速在0.5m/s左右、排风口风速在0.75m/s左右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气流组织。
> 受限于有限的空间及船用特殊性,大手术室的其中一扇手术室门与其中一个回风口同侧,因此,回风口未能置于最有利位置(风口中心过墙中线),但是通过移动门的位置,可使该回风口尽量靠近中心,从而得到更理想的气流组织。
> 如果手术室门的位置不调整的情况下,方案B-4可以得到较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如果手术室门可移位调整(往邻墙移动400mm)的情况下,方案B-5为最佳推荐方案。
CFD模拟研究结果:
建议大洁净手术室扩大回风口面积,降低回风与排风速度,以确保该手术室室内气流的合理分布。
通仓交融手术室的应用
常规手术室的局限性
难以满足医院大量同类手术的同时开展
不能满足移植手术所需的医疗交汇融合功能
不能同时开展多台手术手术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低
胸外科手术的发展:
> 目前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腔镜类手术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微创手术,正不断成熟,应用的领域持续扩展。
> 微创手术在我国的普及速度迅速,正逐步地替代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将改变传统医院手术的工作方式。
> 微创手术在我国的胸外科领域发展迅速,日趋成熟。我国胸外科医生采用腔镜切除肺结节的手术已十分成熟,成为单一、重复的标准化手术程序。
> 腔镜同类手术在专科医院手术量很多。
手术环境
> 在结构上完全开放的特殊大空间内,宽敞的手术区域,众多人员共同工作,创造良好的手术氛围,改善或消除了手术人员幽闭或压抑等症状。
交流分享
> 多个手术团队并肩工作,互相交流与学习,分享最佳实践和标准操作规程。为经验不足的手术医生创造了参与手术机会、在专家指导下提高手术技术、获得手术经验。
减少医疗人力资源
> 相对于4间独立手术,减少了高级外科医生与高级麻醉师、减少手术辅助人员,提高了手术周转率,有效降低了每台手术的成本。
提高手术空间利用率
> 相比4个独立手术室,通仓式交融手术室将更多的手术区放入更小的一个空间,显著提高手术空间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