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由于一些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缺乏技术,设备和规范管理,PCR技术的临床应用泛滥,存在大量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甚至虚假附加检验报告,导致检验结果的应用和临床意义非常安全PCR实验室主要将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PCR技术的发明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PCR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卫生部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卫生部于2002年1月14日发布了《PCR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同年2月20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布了《PCR实验室工作规范》。这两份文件宣布了PCR技术临床应用的解冻,其中明确了PCR实验室开展PCR技术的基本条件:"。
1标准PCR实验室
2.编制适合本PCR实验室的质量手册
3名受过PCR专门知识培训的技术人员(PCR证书)
4经生产批准使用PCR试剂。合格二级以上医院可向卫生部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申请技术验收。
PCR实验室验收标准规则:
1.填写PCR实验室技术验收申请表
2.申报PCR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基本运作、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分析项目运作情况、人员配置现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效果分析。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PCR实验室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对PCR实验室的需求及实验室操作的预测与分析。
5.拟议的PCR实验室的布局
6.PCR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摘要
7.PCR实验室工作人员名单(附实验室工作人员简历)
8.向PCR实验室提供主要仪器和设备清单
9.拟议的PCR实验室诊断项目
10.PCR实验室质量手册
11.2视察报告
12.根据PCR实验室的施工进度和试运行进度,提出了现场技术的大概验收时间。
13.自愿申请应承担两项义务:遵守"PCR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室工作守则"及有关规定;无论是否能获准接受,接受阶段的全部费用应提前支付。
十四、卫生部或者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应当对申报文件和现场进行预检,并初步确定是否实行现场验收。
15.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PCR实验室现场技术专家组成员前往现场接受技术验收。